黑龙江省关于做好全省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19
发表时间:2019-07-19 16:10 6月份下旬以来,我省大范围持续降雨,形成了多雨、低温阴湿,日照不足的气候环境。同时,我省大部分地区插秧后遇阶段性低温,缓苗慢,部分农户为赶农时,氮肥施入量较大,为稻瘟病病菌孢子的产生、萌发、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,存在着稻瘟病大规模爆发和扩散的潜在可能。 一、预计发病规模 今年我省分别在33个县份设立了34个稻瘟病抗性监测圃,目前已有多数抗性监测圃发病。据气象预报,7月份~8月份全省平均气温略高,降水量正常略多,其中哈尔滨大部、绥化北部、三江平原南部、伊春等大部分水稻产区比历年同期多1~2成。近期我省还将有一段较长的降雨过程,对稻瘟病发生极为有利,水稻生育后期的穗颈瘟偏重流行的风险很大,预计今年我省水稻叶瘟病发生程度将明显重于前两年。 二、防治策略 稻瘟病防治重点在于预防,发病后难以控制,针对今年的特殊气候条件,体系各位专家要采取有力手段,全面宣传动员,组织农户在全省范围内积极、及时开展稻瘟病的防治工作。 稻瘟病预防适期一般是7月中下旬开始至8月上旬,要抓住孕穗末期(破口期)这一最关键的预防时期进行一次药剂保护,如果后期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,齐穗期还要补喷一次,确保水稻生产安全。用药原则是科学的选择防治药剂、规范施药作业,要提前做好防控施药准备,积极采取飞机航化统防作业,确保在较短的防治适期内及时完成喷药。 航化作业每亩喷液量应保证1升以上,优先使用油悬浮剂等先进剂型,并应按施药液量的0.5%-1%添加植物油型助剂,风力较大时按上限添加,以确保防控效果。喷药时应注意避开水稻扬花期,并选择在上午10点之前或下午3点之后喷药为宜,以免影响水稻授粉。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作业,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,确保稻米质量安全。 同时,应注重加强田间管理。合理安排氮肥的施用时期,避免过量施用,适当增加磷、钾肥的施用比例,合理灌溉,提高水稻抗病能力。及时清除田间、池梗及水渠内的杂草,增加稻田通风、透光性。 三、可供参考的药剂组合 建议用杀菌谱广且有促增产作用的防治药剂组合,可实现“一喷多防”、“一喷多效”,提高防控的效率和精准度,可供农户参考。 |